1. <acronym id="1fgqr"></acronym><input id="1fgqr"><li id="1fgqr"></li></input>
      2. <acronym id="1fgqr"></acronym><acronym id="1fgqr"><li id="1fgqr"></li></acronym>
         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!本站為考生提供福建自考信息服務,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網站,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.eeafj.cn為準。
          下載APP

          城市:
          自考系統:

          福建自考網> 試題題庫列表頁> 案例材料: A公司是一家生產某特種機械的制造類企業。公司成立初期,由于其產品的獨特性,市場供不應求,公司大部分采用現金銷售,針對少量賒銷業務,公司財務部門也會對客戶進行嚴格的信用審查,因此,公司只有少量的應收賬款且未發生壞賬損失。 近兩年,隨著同行業競爭者的不斷加入,該產品市場競爭加劇,A公司產品銷量大幅下降。為擴大銷售規模,公司放寬了信用標準,大量采用賒銷方式,并延長付款期限。賒銷給公司帶來銷售增加的同時,也帶來應收賬款占用資金和壞賬損失的增加,由于客戶數量激增、信用情況參差不齊,公司不得不配置專職人員負責應收賬款的管理。 今年,公司計劃采取如下措施改變現有的狀況:(1)對在較短期限內付款的客戶提供現金折扣以鼓勵提前付款;(2)采取上門催收、司法訴訟等收賬方式加速應收賬款的回收。 根據案例材料,回答下列問題: (1)A公司應收賬款管理涉及到的信用政策包括哪些方面?(6分) (2)A公司采用賒銷方式并給予客戶較長的延期付款時間,對公司會產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?(5分) (3)A公司提出的兩項應收賬款管理改進措施,對應收賬款成本會產生哪些影響?(4分)

          2024年10月財務管理學歷年真題

          卷面總分:100分     試卷年份:2024.10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時間: 150分鐘   

          答題卡
          收起答題卡 ^

          試題序號

          案例材料: A公司是一家生產某特種機械的制造類企業。公司成立初期,由于其產品的獨特性,市場供不應求,公司大部分采用現金銷售,針對少量賒銷業務,公司財務部門也會對客戶進行嚴格的信用審查,因此,公司只有少量的應收賬款且未發生壞賬損失。 近兩年,隨著同行業競爭者的不斷加入,該產品市場競爭加劇,A公司產品銷量大幅下降。為擴大銷售規模,公司放寬了信用標準,大量采用賒銷方式,并延長付款期限。賒銷給公司帶來銷售增加的同時,也帶來應收賬款占用資金和壞賬損失的增加,由于客戶數量激增、信用情況參差不齊,公司不得不配置專職人員負責應收賬款的管理。 今年,公司計劃采取如下措施改變現有的狀況:(1)對在較短期限內付款的客戶提供現金折扣以鼓勵提前付款;(2)采取上門催收、司法訴訟等收賬方式加速應收賬款的回收。 根據案例材料,回答下列問題: (1)A公司應收賬款管理涉及到的信用政策包括哪些方面?(6分) (2)A公司采用賒銷方式并給予客戶較長的延期付款時間,對公司會產生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?(5分) (3)A公司提出的兩項應收賬款管理改進措施,對應收賬款成本會產生哪些影響?(4分)

          上一題 下一題

          更多題目 請在 下方輸入框 內輸入要搜索的題目:

          下列關于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關系的表述中,正確的有

          • A、若年復利計息一次,則名義利率小于實際利率
          • B、若年復利計息一次,則名義利率大于實際利率
          • C、若年復利計息一次,則名義利率等于實際利率
          • D、若年復利計息次數大于一次,則名義利率大于實際利率
          • E、若年復利計息次數大于一次,則名義利率小于實際利率

          計算題:H公司只生產甲產品。2022年甲產品產銷量為3萬件,單價為45元/件,單位變動成本為20元/件,固定成本總額為50萬元。2023年甲產品產銷量增加10%,固定成本總額等其他因素保持不變。 要求:(1)計算H公司2022年的息稅前利潤; (2)計算H公司2023年息稅前利潤增加額和增長百分比; (3)計算甲產品銷售量的敏感系數。

          簡述凈現值的含義及其優點。

          掃碼查看答案

          掃碼查看試題答案

         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

         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

         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

         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     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